清 青花枯枝栖雀纹梅瓶
东汉墓出土铜雀
宋 吴炳 《竹雀图》
汉画像石《树下射鸟图》
丁宝书 《野雀秋虫图》
吉祥纹饰系列
麻雀爱吃粮食,更爱吃虫子,对人类而言,有益多于有害。而麻雀的文化含义也具有多样性,有时代表“胸无大志”“贪图享乐”,有时寓意“勤劳”“自由”。而从青铜时代开始,“雀”一直被视为“爵”的象征。
自古麻雀遭鄙夷 被嘲讽“胸无大志”
在禽鸟家族中,麻雀极为普通。它身材瘦小,其貌不扬,既没有孔雀、锦鸡那样斑斓炫目的羽毛,也没有画眉、八哥那样婉转动听的歌喉。跟丹顶鹤、雄鹰等高大上的鸟类相比,就更不值一提了。
自古以来,人们常以鄙夷的眼光看待麻雀,用嘲讽的语气评论麻雀,如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”“万雀不及一凤凰”等。据《战国策》记载,楚大臣庄辛曾以黄雀不知随时有危险为例,讽刺楚襄王不思进取。庄辛说:“(黄雀)俯噣白粒,仰栖茂树,鼓翅奋翼,自以为无患,与人无争也。不知乎公子王孙,左挟弹,右摄丸,将加己乎十仞之上,以其类为招。昼游乎茂树,夕调乎酸醎。倏忽之间,坠于公子之手。”《吕氏春秋》也有一则寓言:“燕雀处一屋之下,子母相哺,呴呴然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也。灶突决,火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将及也。”懵懂的小麻雀万万没想到,自己的身上贴满了“胸无大志”“贪图安逸”“目光短浅”等标签。
不仅英雄、智者对小麻雀不屑一顾,连普通老百姓也瞧不起它们,甚至视麻雀为仇敌。由于麻雀喜欢吃粮食谷物,且经常“组团”去吃,从而引起了“公愤”。在中外历史上,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灭雀的行动,麻雀能生存到现在,实属万幸。而麻雀之所以能逃脱灭顶之灾,是因为人们终于认识到麻雀虽小,却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。麻雀爱与人为邻,爱吃粮食,但更爱吃虫子,虫子才是它们的主食。历史上每次大规模灭雀之后,都不可避免地发生虫灾。到了这个时候,人们才意识到,如果没有麻雀去消灭害虫,被害虫毁掉的庄稼要比麻雀吃掉的多得多。麻雀少了,害虫就更多了,收成反而更少。
青铜酒器“爵” 以雀为标志
因此,麻雀虽经常背着“害鸟”之名,但仍然是“益鸟”,依然可以加入“吉祥鸟”之列。而麻雀的文化符号,也同样具有两面性,一面是“胸无大志”“贪图享乐”“目光短浅”,另一面则是“勤劳”“自由”“活泼”……有时候甚至还是祥瑞的象征。如《陈留耆旧传》载:“圉人魏尚,高帝(汉高祖)时为太史,有罪系诏狱。有万头雀,集狱棘树上,拊翼而鸣。尚占曰:‘雀者爵命之祥,其鸣即复也,我其复官也。’有顷,诏还故官。”《异苑》载:“陈留魏肇之,初生,有雀飞入其手,占者以为卦爵之祥。”
我们知道,爵是古代一种酒器和礼器,流行于夏、商、周三代,多为青铜爵,因只有贵族才能使用,故代表高尚的地位,古代高官都有爵位或爵号。雀为动物,爵为器物,古人为何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呢?我们可以从文字上找到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线索。最早的爵字是象形字,为人的手拿住酒杯之形。后来变成会意字,左下是鬯酒,右下是人的一只手,中上部则有像鸟一样的字形。《说文解字》称,上面的鸟字是象征雀,故爵也取雀音。为何这种酒器要以雀为标志?《说文解字》又解释说,是因为雀鸣“喈喈”,谐音“节节”,为节制饮酒之意,故用雀形,以此提醒人们饮酒切莫贪杯。现代有学者则认为,爵雀相通是因为东周时的一些爵上有雀鸟装饰。前者从文字上进行解释,后者从器形上进行解释,而前一种解释更合理,被普遍认可。
由此可见,以雀为爵是很早就出现的文化符号。在汉代,这种符号经常出现在画像石、青铜“摇钱树”及灯柱上。如汉代画像石中有一种特别的图案,称为“树下射鸟图”。画面构图常为一棵大树,树上有鸟集于树枝间,有猴子在攀爬,树下有马,还有一个作弯弓射鸟猴状的射手。这个图案有何寓意?有人理解为后羿射日,也有人理解为养由基射猿。但这两种说法都很难自圆其说,鸟和猴同时出现在树上,一定有其特殊寓意。有学者认为,这类图像,其意义是“射爵射侯”。树上的鸟是雀,代表爵位,“猴”与“侯”谐音,象征封侯,树下有马,象征“马上封侯”。而且画面上的树应该是桂树,象征富贵。这种图案之所以在汉代流行一时,是因为人们早已接受了爵雀相通、猴侯相通的理念。而汉代的“摇钱树”和青铜灯,大多数也是这三种物象的组合。
唐宋以后麻雀频繁出现在花鸟画中
古代爵雀相通,随着语言和语音的变迁,这种文化记忆有时会被人们淡忘。如现在的普通话,“雀”与“爵”虽发音相近,但不完全相同。而在粤语中,其发音则完全相同,故岭南地区仍延续了这种文化。如广州陈家祠后进大厅的龛罩台座雕,有一“榴开雀聚”图,以石榴喻多子,以雀喻爵,寓意多子多孙,官居高爵。在北海老街的建筑上,仍可清晰见到“鹿雀聚会”壁画,图中,一只梅花鹿正回头望着枝头上的雀鸟,寓意“爵禄双全”。
唐宋以后,花鸟画成为传统绘画一大分支,麻雀的形象又频繁出现在绘画上。比较著名的作品有《山鹧棘雀图》《竹梅小禽图》《杨柳乳雀图》《寒雀图》《竹雀图》《瓦雀栖枝图》《斗雀图》《竹雀双兔图》《松梅寒雀图》等。近现代画家任伯年、丁宝书、徐悲鸿等都非常擅长画麻雀。小小的麻雀,竟受到历代画家的青睐,这在中国绘画史上,实在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。
鸟离不开树,故无论是绘画作品或其他艺术品,麻雀的形象总是以各种树为伴,如梅、松、竹、柳、芭蕉等。有时还与其他动物为伴,如兔子、虫子等。这些图案,除了生动地再现自然景象外,也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。如梅树与麻雀的组合,意为“梅雀争春”,竹子与麻雀的组合寓意“节节上升”“加官晋爵”等。
尤其是麻雀与虫子的组合,把麻雀善除虫害的一面形象地展现出来,使人们对麻雀更加喜爱。如丁宝书的《野雀秋虫图》就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幕,画中两只野雀居高临下,一只立于枝上,一只俯冲欲啄。下面一只小虫子只顾埋头啃叶子,不知道自己危在旦夕。作者题诗曰:“悄然金气逼,野雀伺秋虫。昨夜繁霜下,胭脂染冷枫。”
麻雀有很多种,其中有五种分布在我国境内,树麻雀最常见。但艺术品中有时还出现山麻雀等其他品种,我们在欣赏时要加以区分。如树麻雀和山麻雀虽是近亲,但外观不一样。树麻雀的颜色远不如山麻雀艳丽,另外还可以看其脸颊是否有黑斑进行辨认,有黑色颊斑的就是树麻雀,无黑斑者则是山麻雀。如上述丁宝书的《野雀秋虫图》,画中所绘显然是树麻雀。
责任编辑:小宁
上海早点 | 爱心早餐加盟 | 首钢早餐加盟 | 首钢早餐加盟 | 早点连锁加盟 |
早餐餐饮加盟 | 早餐系列 | 天津早餐加盟 | 健康早餐店加盟 | 早点小吃加盟网 |
早点小吃加盟连锁 | 早点加盟哪家好 | 早餐连锁店 | 网吧加盟 | 安徽早点加盟 |
豆浆早餐加盟 | 早餐饮品加盟 | 早餐店加盟 | 酒店加盟 | 早点加盟好项目 |